天平链DRAC是基于以太坊自主研发的去中心化公链项目,由DRAC Network团队于2020年在阿联酋推出,其核心宗旨是构建以人为本、自治平等的区块链生态体系。作为BRC-20标准的代币,DRAC继承了比特币区块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更灵活的资产交互功能。该项目诞生于全球数字货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传统金融体系中中心化管控过度、跨境支付效率低下等问题。天平链的名称寓意其致力于打造公平透明的价值交换网络,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用户对资产的完全自主控制。团队在技术架构上创新性地采用了分层设计,底层支持高并发交易处理,上层则构建了包括DEX、跨链桥、NFT平台在内的多样化应用生态,为后续商业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技术实现层面,天平链DRAC展现出显著的市场优势。其采用BEP-20协议构建的跨链体系支持与以太坊、币安智能链等多条公链的资产互通,大幅提升了资金流动性。独特的销毁证明机制(POB)通过燃烧代币产出新币,既控制了通胀又激励了长期持有者,目前流通量约73.24亿枚,占总量的73.24%。安全性能方面,项目集成多重签名和冷存储技术,在2025年市场波动期间保持了零安全事故记录。相较于同类项目,DRAC交易确认速度达到2000TPS,Gas费用低于以太坊主网90%,这些特性使其在东南亚跨境支付领域获得多个商业合作伙伴的采用。
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天平链DRAC已渗透至多个新兴领域。在数字艺术品市场,其NFT铸造平台支持创作者将作品Token化并参与拍卖,累计交易额突破300万美元。DeFi生态中,DRAC作为治理代币用于投票决定手续费分配、协议升级等关键事项,锁仓量峰值达1.2亿美元。更值得关注的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案例——马来西亚某橡胶出口企业通过DRAC网络实现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将信用证结算周期从7天缩短至4小时。项目方还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支持法币兑换的合规网关,进一步拓展实体商户支付场景。
行业分析师对天平链DRAC的技术创新给予积极评价,特别是在账户抽象方案的实践上,允许用户用邮箱等传统标识替代复杂钱包地址,显著降低了使用门槛。剑桥大学区块链实验室2025年报告DRAC的模块化设计使其在能耗控制方面优于同类项目,单笔交易碳足迹仅为比特币的十万分之一。尽管当前市值排名尚未进入前50,但彭博社加密货币研究员马克·威廉姆斯认为,其扎实的生态建设与清晰的合规路径,可能在未来三年推动DRAC成为企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的重要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