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并未直接发行稳定币,而是通过旗下虚拟银行天星银行积极参与香港稳定币生态系统的合作与测试,目前处于沙盒验证阶段,尚未获得正式牌照。这一布局体现了小米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扩张,利用稳定币提升跨境业务效率并构建更完整的服务闭环。

稳定币作为一种锚定法定货币的数字资产,主要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和加速资金流转,在香港等成熟监管框架下被视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新兴加密经济的桥梁。香港金管局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的稳定币条例,严格规范了发行人牌照的申请流程,要求储备资产全额隔离和本地实体运营,首批牌照发放数量控制严格,重点关注机构的应用场景与可持续性。这种严谨监管为小米等大型科技企业提供了合规入场的路径。

小米的稳定币探索主要通过其控股的虚拟银行天星银行推进,该银行已与京东币链科技达成合作,成为香港金管局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在沙盒环境中,双方正测试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技术可行性,例如验证港元稳定币如何实现实时兑换和结算,以优化小米跨境业务的资金周转效率。这一合作暂未涉及正式发行的稳定币产品,而是聚焦于基础设施验证。

稳定币布局服务于其金融科技生态的深化,目标是拓展B端供应链融资和C端零售支付场景,同时积累区块链技术经验,为未来NFT或去中心化金融业务奠定基础。通过天星银行的参与,小米可融合硬件优势,如在手机钱包集成稳定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并增强智能家居生态的支付便捷性。这种多元化探索能强化小米在跨境贸易中的竞争力。
多家机构包括京东、蚂蚁均表达牌照申请意向,但香港金管局强调高门槛审核,首批获批者需证明实际应用场景和稳健运营。天星银行作为沙盒成员,正配合监管指引进行反洗钱等合规测试,若成功获批,可能推出面向生态链企业的稳定币服务。行业视其为提升传统金融效率的关键创新。









